Cinnamomum camphora (L.) Presl
Cinnamomum camphora (L.)Presl in Bercht. & J. Presl. Prir. Rostlin. 2(2):36. 47. t. 8. 1825.
常绿大乔木。植株高可达30 m,胸径达3m,树冠广卵形;全株均有浓的樟脑味;树皮黄褐色;不规则纵裂;顶芽宽卵球形或近圆球形,芽鳞宽卵形或近圆形,外面被微绢毛;小枝淡褐色,无毛;叶互生;叶柄长2—3cm,无毛;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卵形,近革质,长4.5—9cm,宽2.5—6cm,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,边缘多少波状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下面绿色或灰绿色,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两面无毛或幼时被白色短柔毛,离基三出脉,有时具不明显的基出脉5条,中脉两面明显,侧脉每边有2—5条,侧脉及支脉脉腋具腺窝,窝内有时被柔毛。圆锥花序腋生,长3.5—7cm,具多花;花序梗长2.5—6cm,与花序轴均无毛;花梗长1.5—3mm,无毛或初时被短柔毛;花被黄绿色,花被筒倒锥形,长约1mm,花被裂片椭圆形,长约2mm,两面被柔毛;能育雄蕊9,长约2mm,花丝被短柔毛,退化雄蕊3,位于最内轮,箭头形,长约1mm,被柔毛;子房近球形,长约1mm,花柱短,长约1mm,柱头头状。果近球形或卵球形,直径6—8mm,熟时紫黑色;果托浅杯状,高约5mm,顶端截形,宽达4mm,基部宽约1mm,具纵沟。花期:4—7月;果期:8—12月。
产地:梧桐山(张寿洲等 1230)、仙湖植物园(王定跃 89295)、羊台山(张寿洲等 1213)。深圳各地常见。常生于山坡或沟谷中,但常见有栽培于村中或路旁。海拔70—300m。在村落及路旁常有栽培。
分布: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,尤其是华南及西南各省区为多。越南、朝鲜和日本。东南亚、澳大利亚及欧洲美洲等国家有引种栽培。
用途:樟木为名贵木材之一,耐腐驱虫,纹理精致,又耐水湿,切削容易,可用于建筑、汽车、造船、家具等;木材、根、枝及叶入药,有健胃理气、利湿杀虫、消肿止痛之效,还可提取樟脑及樟脑油,为化工、香料等的原料;长寿树种,树体高大,冠大荫浓,为庭园及路旁绿化的良好树种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1卷 3页
6866
6866
6866
图 280 樟 Cinnamomum camphora
6866
图 280 樟 Cinnamomum camphora
图 280 樟 Cinnamomum camphora 1. 分枝上部的一段,示叶和果序; 2. 分枝的一段,示叶和花序; 3. 花纵切,示花被筒、花被裂片、雄蕊和雌蕊; 4. 浆果。(林漫华绘)(绘)
图 280 樟 Cinnamomum camphora 1. 分枝上部的一段,示叶和果序; 2. 分枝的一段,示叶和花序; 3. 花纵切,示花被筒、花被裂片、雄蕊和雌蕊; 4. 浆果。(林漫华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